今天帶兒子去買眼鏡,小孩在專櫃鑽來鑽去,躲在商品櫃下,口頭屢勸無效,媽媽跟店員一直被干擾,無法成功攀談。
實在沒辦法,媽媽走過去,看著他,問他:
請問你,這裡是哪裡?
是百貨公司。
百貨公司可以這樣嗎?
不行。
你這樣啊,媽媽壓力很大,隨時擔心你會撞傷,或撞倒櫃子上的眼鏡,我沒辦法安心買東西,我承受不了的話啊,只好先帶你回家。你想回家嗎?
不想。
那你可以在這裡等媽媽,直到媽媽買好東西嗎嗎?先坐這裡等我,不再亂動跟亂碰,你能做得到嗎?
可以。
可以怎樣?
可以在這裡等妳。
確定嗎?因為我不想勉強你......
確定。
好,你已經答應我了,媽媽相信你。
然後我走回去時,店員說:
媽媽妳好溫柔喔......
我很訝異地問她:妳說什麼?
妳真是一個溫柔的媽媽欸......
(媽媽心裡苦笑......)
晚上帶小孩去第六市場吃東西,小孩一樣四處竄動,即使坐著,手腳都停不下來,無法好好拿水喝或拿餐具吃飯,一定要玩瓶蓋,或抓吸管,或任何物件把玩。
我每天都在這種艱難的狀態下,完成對他每一頓晚餐的要求:「自己吃完全部」而且是「時間內」。
每晚要說100次,請他注意「現在正在做什麼」,以及「請不要怎麼做........」
妳們不會懂,我有多麼羨慕對食物專注100的孩子,有時氣到發狠,覺得餓他個三天算了,事實上餓個一兩餐完全不吃,他根本也無感,對於專注不在吃的小孩來說,天上才有的珍饈佳餚,也開啟不了他的快轉馬達。
媽媽搾乾僅餘的一絲力氣,裝瘋裝傻玩戰爭遊戲,請他增加後援兵力,快把白飯大軍送到胃袋軍營,晚餐桌上好不熱鬧,物資輸送四季豆大砲,玉米子彈,高麗菜防彈背心......
剛打完一場仗,萬分疲累的老母,走到餅乾攤位,買了一罐古早味麥芽餅,老闆說:
我在旁邊看好久,妳真的對小孩很有耐心欸......
就跟「妳很溫柔」一樣,我聽了先苦笑了一聲,隨後好多感觸。
我真的不是他們認為的這種人,我以前的朋友,跟看我長大的阿姨,都可以跳出來證明,本人是前朝公主病重症患者。
但無形之中,磨著磨著,沒有後援的類單親媽媽,親子互動需要省力,就必須動腦筋儘量減少無效教養。一切都是被逼的,每一個招數,套路,在每一個事件發生的當下,要採取正增強,負增強,獎勵、剝奪,都經過瞬效評估。
與其說溫柔跟耐心,其實是理智跟冷靜,慢慢的,會發現情緒不高亢的時候,跟孩子的溝通才是有效的,情緒激動,只是發洩了照顧者的焦躁,對於事件本身沒有幫助。(例如兇完下次依舊再犯,就是無效)
那日在路上遇見一位阿罵,她看著栗寶,緩緩對我說:
妳這麼年輕..........,就當阿罵了喔.......
我真的一秒大笑到不行。
我告訴她:阿姨,這是我兒子啦~
阿罵說:齁,這是妳兒子的喔?
🤣🤣🤣🤣🤣🤣🤣🤣🤣🤣🤣
(阿罵妳好固著,一定要人家當孝連阿罵🤣)
未婚前,某次,聽到一位已結婚生孩子的朋友被大學生稱呼阿姨,很為她不平跟生氣,當時她的無感跟大而化之讓我訝異,原來,媽媽的人生是一種絕望。
自己當了媽媽,被誤認為阿罵,從中感受到的,是幽默,才知道,那東西不叫絕望,叫做「層次」。
當媽媽讓自己格局更寬廣,比起從前,更喜歡現在跟孩子一起成長的自己。❤️
記者老梁:今天是女飛官🕶️😎.........,報導。